Share My Idea from life

About the stories and ideas.

Latest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這是場半小時就被秒報名額滿的經典賽事, 能順利出賽實屬隊友的功勞, 這次的準備工作想試試新買的外胎, 因為是無內胎用的外胎, 特別緊超級難安裝的, 問了其他朋友才知道, 要沾上肥皂水才容易滑入車框。 一早四點起床準備, 五點集合備好咖啡在車上飲用, 約了六點在彰化田尾鄉南鎮國小, 整好裝四人一起出發前往會場。 被排在最後一批出發, 這次的路線會繞行的員林148上139縣道, 其實在早上五點多天就開始有點飄雨, 大伙就開始擔心不會要雨戰吧! 果不其然才出發準備上148爬坡雨勢越來越大, 戴著防風眼鏡的我在身體的熱氣加上雨水冷凝效果下, 鏡面上滿是霧氣肉眼可視距離才剩不到五公尺, 只能緊依前前方的車友幫忙開路, 之後洪大跟上來我立馬請求他幫忙開路, 上了139停下車把防風眼鏡收起來, 反正下雨天又陰天完全用不到太陽眼鏡了。 雨是邊下邊打雷, 大伙都在這條139上一台一台單車好像避電針, 一時有點害怕不然想平時沒做什麼壞事, 真打到自己就是天意了。 下了139雨勢開始變小, 大伙的速度開始有所提昇, 開高鐵列車的時機己成熟, 物色好列車就跟好跟滿。 最後找了一隊似乎整團有固定在練

By Phillips Hsieh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第二次參加美利達環南投賽事, 還記得去年第一次參加這美利達環南投, 還特地提前一天跟車友在魚池住了一晚。 這回用上了剛在7月份剛安裝的車頂架, 安裝了二種不同的攜車架, 都樂這邊可以不用拆車輪直上車頂, YAKIMA這邊選了經濟的款式, 折掉前輪利用前叉固定在攜車架上。 約了唯一一位一起參加的朋友, 二人一早四點約見面, 幫朋友帶上了拿鐵咖啡, 開上日月潭在水社碼頭停好車,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 路過美麗的日月潭簡直不要太美了拍一張。 抵達會場己是人山人海了, 跟著大伙排隊順便也看網紅也欣賞名車。 出發就先沿著日月潭順時針騎, 騎到玄裝寺很急停下來上一下廁所, 比賽時都會尿都特別的滿, 一方面是比較緊張,一方面是特別興奮。 這時己經跟車友失散了, 只能獨推沿路看有沒有車友可以一起組隊的, 很可惜在山區大家的實力不一只求平安順騎了, 原則就是有補給就停有食物就吃。 下到水里人群再次聚集起來, 光等紅綠燈就是一條車龍。 騎行了一大圈水里再回到131縣道, 這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叫菲哥, 終於跟車友重新集合接下來就一路邊聊邊騎。 最後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回到終點台上

By Phillips Hsieh

2024 自組Gravel Bike記錄

故事的問始要從農曆年過年初二,安頓好二個孩子放飛自己一人騎公路車TCR1沿台三線北上會經過苗栗、新竹、桃園、新北、然到抵台北巿大稻程碼頭找老同事述舊。 結果就在初三從新竹火車站旅店出發在快到約定的地點"大稻程碼頭",變速時把手把給弄斷了,心裡一想這車也算是經歷了二任車主的操練是時候讓它退居第二線了,是時候該來物色未來十年的主力車了,希望是結合速度與旅行的全能車種如Gravel Bike礫石車。 但舊的TCP1因為保養良好還能正常騎行,利用剩下的年假假期,把之前在淘X買的藍圖R7十速煞變把給換上TCR1,更換變速線時發現位於五通導線座早就破裂沒功能了,導致變速線在車架上磨擦,這也就是我前變時不時失靈的主因,車子真的不能太久沒大保養,緊急在露X找到大里的賣家可能有可用的導線座,一次買了二種不同型號的來試,運氣不錯可以跟Look車架的五通導線座相容,只要剪掉多出來的一小段就能完美安裝上TCR1,隔天就試騎大肚山,上下坡變速煞車還滿順暢。 回到挑選新車上,經過這次二天一夜的輕量bike packing騎旅,跟早些年重裝去環島的感覺很不一樣,除了非常必要的個人物品外,沒有帶任何多餘的重量,

By Phillips Hsieh

2024大年初二、三騎浪漫台三北竹段-台中-新竹-台北

今年過年天氣偏冷又下陰雨,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按計畫騎車出門遠行,反正初一後我就是自由之身了,必需要好好利用剩下的假期好好騎車放鬆一下。 初二一早睡到自然醒,感覺到天氣還是很冷先弄了早餐洗完衣服,小女兒差不多要出門去玩,我還是如預期的準備好自行車,弄到一半心想不管了放一天份的衣物塞進蟲蛹包裡,這樣不管是騎一天來回或來個二天一夜都沒問題了。 好玩的是這時我還沒有真正決定此行的目的地是那裡? 就暫定苗栗獅潭協雲宮賞櫻花好了。出發前先拍一張整台車的樣子 這次的中心思想就是走山路,想當然爾就是由大坑上中興嶺經東勢、卓蘭開始台三線Bikepacking實驗之旅 下了新社天空一片晴郎 轉卓蘭騎一小段看到好美的杖炮花牆 卓蘭大橋段 卓蘭到大湖這段之騎過算比較熟悉,近12點肚子也餓了就停在大碗公牛肉麵來碗大牛肉麵先 大湖和獅潭段沿路很多草苺園,提供遊客自採草苺 抵獅潭巿區水也喝的差不多在全家停下來買水,我才發現一瓶700CC的礦水要價28元真的太貴了,不如在騎一小段到前面廟寺裝水順便祈求旅途平安。 這一路會經過二個隧道一是百壽隧道二是新莊隊道都在苗栗縣內 三灣鄉的入口 公路旁有一

By Phillips Hsieh

快樂的觀點養成

按慣例早上跟孩子吃完早餐我會準備上自行車訓練台熱身 同時打開Podcast消化訂閱的頻道 訂閱清單中絕大多數是說書類內容 次之是戶外旅遊運動類 再來其他的有訪談類 最少訂閱的類別就是心理學類。 某天聽了某心理學類Podcast談從容心態一書 中間提到金錢與時間的互替性 問:你是習慣用時間換時金錢 再用金錢換取快樂的人嗎? 最能說服我的說法是金錢可以避免過於痛苦的生活 而時間的投入可以換來快樂 金錢可以在其他時間再賺 但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無法彌補。 套用原子習慣的論點,花錢也受習慣的控制 消費時好好感受當下消費是真的因為需要 還是習慣錢就是這樣子花 怎麼判斷這二者的差異 就是需要本身必需依過去經驗來分析該消費能影響的情境 而習慣性消費不想動用去過去經驗,多半只需依靠直覺就消費。 最明顯的像吃美食餐廳 喝手搖杯、吃零食 或直覺擁有某樣物品能改善生活沒根據原由 要解決以上問題就是要提昇自我價值感 不要被物質慾望挷架 追求生活的意義 也就是生活的本身 多去嘗試不同的選項不要只有消費和依賴物品帶來的快感 在追求快樂

By Phillips Hsieh

一個人的旗津

跟著女兒下高雄,他有自己的行程與朋友,我呢!就想到當兵期間處了在左營軍區外,最常靠港的地方就是旗津了。所以這次的目標就決定在那。 8/19週六一早從台中出發天氣就不是太好,彰化新竹塘門巿接女兒的朋友,我準備了北海鱘魚香絲一路吃下去,沒想到這樣一直咬後來導至咬合肌拉傷,休息了好幾天不敢吃太硬的食物。此行目的是高雄會議中心,車就停在地下室。然後走去位於塩埕巿區內的大溝頂虱目魚米粉湯吃虱目魚肚,沒想到11點去依然賣完了。只好點魚頭加上魚漿肉湯和魯肉飯。 喝飽喝足走去捷運站準備去渡船頭搭船去旗津,想起這裡有學生時第一次吃到的超巨海之冰,回憶一下點了碗芒果水果冰。 心滿意足再走到渡船頭處,現在改成入口要從左側停車場的候船室上船,原有的出入口變成只能出不能進了,上了渡船上了二樓船艙,就回想起我當兵時坐這班渡船的點點滴滴,感嘆時光飛逝景物依舊人事早非。 進了旗津渡船頭,我望著右方山頭有座未曾拜訪過的燈塔引起我好奇,看起來不遠於是步行前去。 到山下我沒有選擇直接上燈塔,而是左轉上旗後炮台,只有炮台座沒有火炮是紅磚瓦建築。 沿著炮台外緣有一條短短的登山步道,很原始能經過一個站哨點 在看到基

By Phillips Hsieh
2023.8.1-8.3單車花東縰谷騎行

2023.8.1-8.3單車花東縰谷騎行

約騎同學騎環東部動機   2019的暑假我完成第二次的單車背包環島,那時第一次在半路遇到同行的伙伴共騎,讓我有不同第一次環島時只有一個人的內心對話,如果有伴一路上就會互相關心互動,討論行程等等,就不會只有自己在自我對話。   2023的暑假我試著約國中同學同行,這位同學說來也很特別在就讀老家國中從外地轉來的,很快跟班上同學混得很熟,但我這個人在國中時期有點過於內向,不太主動去認識新朋友,所以我們倆個在國中時基本沒有什麼聊天互動的機會。   後來在臉書上看到他開始爬山與騎單車,反正大家都在台中工作就試著約一起爬大坑2號步道,就這樣開始彼此的友誼之路。   之後我遇到人生的關卡離了婚,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他找我去參與他所屬車隊的約騎活動,慢慢又重新有了不同的視野認識不同生活圈的朋友,一年下來我成功走出離婚的低潮,都說上帝關你一扇窗,會在另一個地方開一扇窗,所以有事沒事就會約同學一起爬山、騎單車。 旅遊計畫   我很常約身邊的朋友騎車,進入夏天後能騎車的時間大幅縮小,只能摸黑貪早,在太陽高掛前提前收工。疫情期間我延後的每年環島的做法。   等到今年疫情解封我又興起單車環島的想法。

By Phillips Hsieh

怎麼樣決定下一個方向

在完成了一些願望清單後,突然有種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的感受? 每天寫下最棒的三件事,把自己鞭打死對自己沒有好處,不論處境如何找出最好的三件事去感受。又很怕過的太安逸失去人生的方向,那下面這篇文章剛好提供我最好的解答。 鍛鍊大腦跟鍛鍊肌肉的原理一樣。找到剛剛好的壓力點進行突破,壓力不但不可怕,還能讓你感到滿足。 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 說真的在沒有什麼生活目標的時候,就是該來一趟長途旅行好好放空自己了,參考Youtuber 阿毛的分享,借用他在mobile01的圖片 很佩服怎麼多物件要怎麼裝上車車,還是看影片比較明白

By Phillips Hsieh
自己維持好習慣的方法

自己維持好習慣的方法

今天看到一篇多巴胺獎勵回饋的影片,才覺得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一直缺少的,其實是建立有效的獎勵,太多獎勵與太少都會讓人難以堅持有效的運動強度與習慣,所以我用的方法有下面幾種情形: 1. 自己煮飯還要整理很累,但可以吃的夠多樣化味道也更豐富很舒服 2. 早起出門爬山和騎車出發前會厭世,但有風景拍有隨路的美食可以吃很好 3. 在家重訓或騎訓練台超厭世,但可以聽喜歡的Postcast,練完可以在Strave看到記錄,加上定期的追縱拍照身材變好會開心 4. 寫Blog剪影片沒什麼人看,但過一陣子或一年後再回頭看會感激自己有留下記錄, 忘了辛苦留下回憶 5. 每天累積筆記寫下來因為怕忘記,也真的會忘記但回想來去撈省下大量時間,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廢一下就覺得不錯 6. 每天強迫自己去消化最新科技新知,常常看到睡著但那天需要會有基本方向,再進階就覺得技術進步很優 以上心得文分享給想廢也想進步的你,找出自己的多巴胺獎勵系統,不要相信意志力這種都巿傳說 後來我又去深思了一下在維持這件事所做的努力程度,看到一個名詞「MVP」剛好能形容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一個很棒的概念。他的重點不是在便宜

By Phillips Hsieh
2023/5/6 谷關阿白縱走

2023/5/6 谷關阿白縱走

Reference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060 三角點基本資訊 1.阿冷山北北峰/1140m/補山森林三角點/編號:5 2.阿冷山/1540m/二等三角點/編號:1546 3.次郎山/1504m/省政府圖根補點 4.白毛山/1522m/三等三角點/編號:6408 5.白毛山/1522m/森林三角點 6.大甲水資會基石/1195/三等三角點 精華片段分享 當朋友約說要走阿冷山時, 我才第一次聽到這座山友中稱之為八雄的山, 查到資料發現意外的硬,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