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谷雄七雄之唐麻丹山

谷關七雄

起心動念要爬谷關七雄是看到一位在大坑2號步道上偶然認識的一位山友
在FB上的分享了馬崙山步道的美照
當初認識是同樣由2號上5號一路相伴相聊爬到頭嵙山頂拍照留念
還互留的Line ID日後分享一些運動訊息
很巧的是對方同樣也是自行車運動愛好者
最近更是爬了幾座相當的挑戰性的山
實屬愛好運動的健康人士
谷關七雄,係指臺灣中部谷關風景區一帶的七座中級山,包含八仙山、馬崙山、屋我尾山、波津加山、東卯山、白毛山和唐麻丹山。
在歡送一位極優秀的同事離職聚餐
同事曾一同跑過清水高美濕地馬拉松賽事
對愛好運動的同事聊天中得知他爬過好幾座百岳
就打聽一下馬崙山的難度
他一聽說馬崙山的全程有7公里爬昇1900公尺
幾乎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才能攻克
先是在網路上尋找馬崙山的相關影片介紹
其中MIT台灣誌在youtube上的舊影片
有非常完整的介紹馬崙山步道的歷史典故
接近山頂的地方在日據時期為開發林業
發展出近二千人居住的村落包含小學與當時的警察局
讓我更是心神響往要計畫一登
先利用假日爬大坑的3.1號步道上山4號下山
做基本的登山體能訓練
但也就爬了二次
如果時間不夠就去走九號步道順便買點菜
某次跟另一位同事Irene聊到我有登谷雄七雄的計畫
他就說到他剛好要利用休假去爬唐麻丹山
當然我不能放過這次的順風車就提議開車一同前往
就當時約好了另一位同事阿力士三人一起登山
根據我多年的運動經驗這類長時間的耐力消耗
一定需要容易入口的補給品
想想自己烘焙技術能不能挑適合的幾款麵包當作為中午的餐點
想了想太鹼的口味容易讓吃的人口渴
那就要做有充滿熱量就香甜的菠蘿麵包
就在前二天製作6顆小菠蘿麵包先給家人當早餐
剩下的三顆就是與同事三人的午餐糧食
當時送過小朋友上學就到公司樓下等Irene
而阿力士是豐原人所以就直接約好松鶴部落的登山入口
從台中是開74號下松竹路轉東山路向中興嶺方向
在中興嶺頂的小7右邊小巷進入沿路開到中95接到谷關的台8線
在松鶴橋右轉找到教會左轉至登山口
登山口是私人的土地有提供自助式停車汽車100機車50
因為一些手機訊號的問題阿力士最後沒能跟我們一起上山
決定好要要走的路線為先登唐麻丹山在回頭下切到蝴蝶谷瀑布
起初在第一個叉路口就因為地圖的方向標示是相反的而誤看為可走中間不明顯山徑
試走了不到100公尺發現落葉很厚又雜木橫生不像是當被人走的樣子
重新研究好地方這裡要左轉才是
到蝴蝶谷與唐麻丹山的分叉點開始向上一直走
有伴同行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話題就聊
聊累了就四處看風景總之時間會過的比較快
也容易忘記身體慢慢累積的疲勞感
很久沒有走這種原始林步道很新鮮天氣也很涼爽
在接近中午11:30抵達山頂享用Irene準備的哈蜜瓜和餅干
此時山頂有另一團人而且有一隻肥鴿在試著喝山友倒到瓶蓋的水
試了好幾次肥鴿成功喝到了水好神奇
注意到鴿子腳上的套環應該是走失的賽鴿適應了山林的環境成長了不少
後來來了一組二人很像學生的男生
大方的接過我們分享的餅干不久就聊開了
於是一同下山前往蝴蝶谷
聊到其中一人原本在加拿大讀言語學校
在長榮宣告停飛的前一週趕回來並自主隔離14天今天才出關來爬山
下山走了快六公里到山谷的瀑布很近沒什麼涉水就到瀑布口
決定在附近的大石頭邊煮咖啡享用菠蘿麵包
而阿力士沒能吃的那份就送給二位大男生吃了
走過了山頂浸沐在瀑布前的水氣+負離子整個人好平靜
與山林溪流融合一體這時再來一口手沖咖啡一口手做麵包
滿足之情不能言喻久久不能自己
泡一下冰冷溪水解鎖了這次的唐麻丹山步道與蝴蝶谷瀑布

收拾好設備不留下任何人工的物品
強調無痕山林的精神
回到登山口離口己是4點半
途中經過天冷水力發電廠有著名的五葉松冰棒
每口都有明顯的五葉松汁與蜂蜜的結合
很開心有好的開始
再過五天就要接著挑戰谷關七雄的老二馬崙山了
停車場的登山入口

還沒到分叉點前的路

山頂沒有很遠中午前就到了先吃水果點心

以為是法國餅干結果同行的加拿大留學生解釋是來自加拿大的法屬區

蝴蝶谷溪流邊的木棧道

沒注意到後面的人也在YA

到這體感溫度會再下降約5度

向下游拍遊客沒有很多

可以喝Irene醬的手沖山泉水咖啡配我的手作麵包了

離開瀑布看到這想到宮崎俊的魔法公主裡的森林小精露

Read more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這是場半小時就被秒報名額滿的經典賽事, 能順利出賽實屬隊友的功勞, 這次的準備工作想試試新買的外胎, 因為是無內胎用的外胎, 特別緊超級難安裝的, 問了其他朋友才知道, 要沾上肥皂水才容易滑入車框。 一早四點起床準備, 五點集合備好咖啡在車上飲用, 約了六點在彰化田尾鄉南鎮國小, 整好裝四人一起出發前往會場。 被排在最後一批出發, 這次的路線會繞行的員林148上139縣道, 其實在早上五點多天就開始有點飄雨, 大伙就開始擔心不會要雨戰吧! 果不其然才出發準備上148爬坡雨勢越來越大, 戴著防風眼鏡的我在身體的熱氣加上雨水冷凝效果下, 鏡面上滿是霧氣肉眼可視距離才剩不到五公尺, 只能緊依前前方的車友幫忙開路, 之後洪大跟上來我立馬請求他幫忙開路, 上了139停下車把防風眼鏡收起來, 反正下雨天又陰天完全用不到太陽眼鏡了。 雨是邊下邊打雷, 大伙都在這條139上一台一台單車好像避電針, 一時有點害怕不然想平時沒做什麼壞事, 真打到自己就是天意了。 下了139雨勢開始變小, 大伙的速度開始有所提昇, 開高鐵列車的時機己成熟, 物色好列車就跟好跟滿。 最後找了一隊似乎整團有固定在練

By Phillips Hsieh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第二次參加美利達環南投賽事, 還記得去年第一次參加這美利達環南投, 還特地提前一天跟車友在魚池住了一晚。 這回用上了剛在7月份剛安裝的車頂架, 安裝了二種不同的攜車架, 都樂這邊可以不用拆車輪直上車頂, YAKIMA這邊選了經濟的款式, 折掉前輪利用前叉固定在攜車架上。 約了唯一一位一起參加的朋友, 二人一早四點約見面, 幫朋友帶上了拿鐵咖啡, 開上日月潭在水社碼頭停好車,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 路過美麗的日月潭簡直不要太美了拍一張。 抵達會場己是人山人海了, 跟著大伙排隊順便也看網紅也欣賞名車。 出發就先沿著日月潭順時針騎, 騎到玄裝寺很急停下來上一下廁所, 比賽時都會尿都特別的滿, 一方面是比較緊張,一方面是特別興奮。 這時己經跟車友失散了, 只能獨推沿路看有沒有車友可以一起組隊的, 很可惜在山區大家的實力不一只求平安順騎了, 原則就是有補給就停有食物就吃。 下到水里人群再次聚集起來, 光等紅綠燈就是一條車龍。 騎行了一大圈水里再回到131縣道, 這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叫菲哥, 終於跟車友重新集合接下來就一路邊聊邊騎。 最後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回到終點台上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