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8/27 環島第四天 台東知本-花蓮睡靴背包客棧

單車環島

2019 8/27 環島第四天 台東知本-花蓮睡靴背包客棧

一樣差不多7點我先起床整理
車衣沒有很乾我就把昨天穿過的濕濕的車衣穿在身上自然吹乾吧
單車也是停在房間內
把散落四處的生活用品快速的整理打包己成為基本的反射動作了
一切就緒環顧四處確定物品都有收到
把房門的鑴匙放回闆娘指定的位置
一人一台電梯人車一起下樓
一大早的知本也不知那些有吃的
住便宜的溫泉旅館也不會早餐卷可以吃
最好的選擇就是去7—11吃簡單早餐
就出發往花蓮騎去
回頭看知本真的有些可惜
這裡曾經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溫泉聖地
現在己經失去熱度與人潮了

早上討論後決定騎185公里直攻花蓮
跟我原訂計畫不同在100公里處先找海邊民宿住不同
老實說很擔心車友的腳問題
因為昨天一路從後面觀察他的騎姿其實不是很穩定
但他說如果不能騎到花蓮就無法及時回台北完成環島
嗯我的體力是沒問題那就出發
這天都在7—11補水吃飯
唯一一個好吃的就是在東河包子吃了二個包子和紅茶
買了都蘭國小的小書包當給女兒的記念品
台11線沿路吃的選擇好像真的不多
看到最多的就是飛魚卵香腸
天氣那著熱香腸配啤酒吃一定很不錯
只是騎車很不適合喝啤酒當補給
反而會讓體力的輸出變的不穩定

一大早天氣就是晴空萬里
熱到不行就找個海邊的涼亭短暫休息
午飯過後車友就一直在找可以睡午覺的地方
隨便一個海岸邊的涼亭看太平洋的海浪與藍天
都可以讓我拍照拍不停
遠拍三仙台海景

約下午二點半左右騎到八仙洞
車友己經快不行了需要午睡了一下
我約眯了十來分就起來四處逛逛
這裡有新石器時代留下的古蹟
大大小小的山洞是八仙洞這裡的特色
石器時代留下古蹟的維護並不用心沒能看到太多資訊
約三點再次上車就沒在休息了

又是騎車到天邊途中遇到一位騎摩杔車環島的女性朋友
她騎到機車引擎皮帶斷掉還在附近的小漁村找到機車行修好
她也是臨時興起就一人騎車環島全身都曬的黑魯魯的完全不在意

差不多騎到5點半我們從海邊的平路轉進山路
這時就到在地人特別提到的二個長上坡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長
摸黑硬騎的車友的車還落鏈我動手幫忙修好
花了近一小時騎過石磯和水璉二處大長坡

來到我很是熟悉的遠雄海洋公園
那是2018年過年才來過的地方顯後格外熟悉
這時有民宿業者隔著長長的馬路大聲問有沒有找住宿了很便宜租我們
但我們都知花蓮近了天也黑了
就在這時遇到7—11吃了晚餐
8點半才騎到今晚的住處睡鞋背包客棧
車友似乎疲勞到極限了沒能騎到花蓮東大門
老闆人滿NICE的店裡也有其他住客生意不錯
有學生也有國外背包客
洗澡下樓就出門去吃吃喝喝

車友在北京時很愛在麥當勞吃蛋捲冰琪淋
邊吃邊聊一些一路的所見所聞
之後去找木瓜牛奶喝逛逛花蓮街上一些特色
最後仍是帶二罐啤酒回住處的交誼廳喝完睡覺
這晚睡的很不錯很舒服
因為騎了180多公里真的累了

Read more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這是場半小時就被秒報名額滿的經典賽事, 能順利出賽實屬隊友的功勞, 這次的準備工作想試試新買的外胎, 因為是無內胎用的外胎, 特別緊超級難安裝的, 問了其他朋友才知道, 要沾上肥皂水才容易滑入車框。 一早四點起床準備, 五點集合備好咖啡在車上飲用, 約了六點在彰化田尾鄉南鎮國小, 整好裝四人一起出發前往會場。 被排在最後一批出發, 這次的路線會繞行的員林148上139縣道, 其實在早上五點多天就開始有點飄雨, 大伙就開始擔心不會要雨戰吧! 果不其然才出發準備上148爬坡雨勢越來越大, 戴著防風眼鏡的我在身體的熱氣加上雨水冷凝效果下, 鏡面上滿是霧氣肉眼可視距離才剩不到五公尺, 只能緊依前前方的車友幫忙開路, 之後洪大跟上來我立馬請求他幫忙開路, 上了139停下車把防風眼鏡收起來, 反正下雨天又陰天完全用不到太陽眼鏡了。 雨是邊下邊打雷, 大伙都在這條139上一台一台單車好像避電針, 一時有點害怕不然想平時沒做什麼壞事, 真打到自己就是天意了。 下了139雨勢開始變小, 大伙的速度開始有所提昇, 開高鐵列車的時機己成熟, 物色好列車就跟好跟滿。 最後找了一隊似乎整團有固定在練

By Phillips Hsieh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第二次參加美利達環南投賽事, 還記得去年第一次參加這美利達環南投, 還特地提前一天跟車友在魚池住了一晚。 這回用上了剛在7月份剛安裝的車頂架, 安裝了二種不同的攜車架, 都樂這邊可以不用拆車輪直上車頂, YAKIMA這邊選了經濟的款式, 折掉前輪利用前叉固定在攜車架上。 約了唯一一位一起參加的朋友, 二人一早四點約見面, 幫朋友帶上了拿鐵咖啡, 開上日月潭在水社碼頭停好車,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 路過美麗的日月潭簡直不要太美了拍一張。 抵達會場己是人山人海了, 跟著大伙排隊順便也看網紅也欣賞名車。 出發就先沿著日月潭順時針騎, 騎到玄裝寺很急停下來上一下廁所, 比賽時都會尿都特別的滿, 一方面是比較緊張,一方面是特別興奮。 這時己經跟車友失散了, 只能獨推沿路看有沒有車友可以一起組隊的, 很可惜在山區大家的實力不一只求平安順騎了, 原則就是有補給就停有食物就吃。 下到水里人群再次聚集起來, 光等紅綠燈就是一條車龍。 騎行了一大圈水里再回到131縣道, 這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叫菲哥, 終於跟車友重新集合接下來就一路邊聊邊騎。 最後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回到終點台上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