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ke
2019 8/26 環島第三天 屏東車城-台東知本
單車環島
Bike
單車環島
Bike
單車環島
Bike
單車環島
結婚後的第一台公路車OCR 2,陪伴我上武嶺和塔塔佳,渡過無限汗水的騎乘生活。現在車子換成老婆在騎,我手上留著原廠附的輪組很久了,原因是花鼓無法有效潤滑,造成阻力越來越大。 最近雖然買了SHIMANO 拆花鼓棘輪工具想把棘輪座拆下保養,誰知在使儘力氣下都拆不下來,用錘子加上板手用力下拆花鼓工具崩牙了只有放棄。 後來想到之前有買一個同樣SHIMANO的Tiagra等級後花鼓,但是36孔的而我的鋁輪框是24孔的並不相容,查了網路發現有編輪專家用跳編的方式克服 http://blog.xuite.net/jimmy63723/twblog/175549014-%E8%A9%B2%E6%AD%BB%E7%9A%84%E8%BC%AA%E7%B5%84%E9%8B%BC%E7%B5%B2%E8%B7%B3%E7%B7%A8~+2%
後來發現用NAT方式來轉送Wifi AP封包到Ethernet Port會有連線不連續的問題,所以又查了一下Debain/Ubuntu 平台下,正確的方法為何? 首先要設定/etc/network/interface , 設定系統將wlan0(ap)與 eth0透過虛擬的橋接介面br0 作router,這樣一來就可把NAT的script給拿掉了。以下設定要重開機才會生效。 vi /etc/network/interface auto lo br0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wireless wlan0 allow-hotplug wlan0 iface wlan0 inet manual iface eth0 inet manual iface br0 inet static bridge_ports wlan0 eth0 address
某次開會看到同樣是使用T420的同事可以在Win7下變更wireless adapeter為Access Point,想到如果wireless chip有支援那應該在Linux下也是啟動AP Mode的可能性。 連線方式 internet – eth0 – nat service – wireless (ap) – wireless client 又是拜G大神找到許多相關的資料,其中原始的來源有: http://linuxwireless.org/en/users/Drivers/mac80211_hwsim $lsmod | grep mac80211 mac80211 506816 1 iwlwifi cfg80211 205544 2 iwlwifi,mac80211 確定系統自動load了mac80211,該網站寫到 mac80211_hwsim is a software simulator of 802.11 radio(s)
電腦工作者長時間使用電腦滑鼠在桌面上跑來跑去,一天七八個小時下來很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於是從同事那拿到一支羅X早期的軌跡球滑鼠,不過沒有內建滾輪方便上下頁捲軸控制。但有其他按鍵可以做類似的事。 首先先找出滑鼠按鍵的定義: xev | grep button 書面上會出現白色方框,把遊標移入方框內按下想查詢的滑鼠按鍵如: 將定義成page down的button: state 0x10, button 8, same_screen YES state 0x10, button 8, same_screen YES 將定義成page up state 0x10, button 9, same_screen YES state 0x10, button 9, same_screen YES 安裝package: sudo apt-get install imwheel 編輯啟始檔: sudo
長期以來一直使用Adaptec AAR-2410SA PCI SATA 4channel 作為 Linux File System Server硬硬資料保護,不過很困擾的是他的硬碟錯誤偵測不是很強還滿常需要人為介入作進一步問題的檢查,比如說硬碟壞軌,硬碟離線等。 必需加入遠端Monitor機制才能提早發現硬碟問題,在作了些功課後決定使用SNMP(sample network manager protocol)。 Drive部份直到CentOS6.3都還有內建aacraid的module。 Download appliance部份 http://ftp.dell.com/scsi-raid/afa-apps-snmp.2807420-a04.tar.gz Download ucd-snmp source code http://nchc.dl.sourceforge.net/project/net-snmp/ucd-snmp/4.2.7.1/ucd-snmp-4.2.
eagle 6版之後針對其元件庫的格式改為XML Format,目的在方便元件庫版本管理。為了某些新下載的元件庫只能在eagle 6上使用,所以就下載來試用看看,不過安裝時就出了大問題,缺少了某些額外的library。經過G大神找到了這一篇連結 http://balubati.atw.hu/blog/index.php?entry=entry111108-115133 於是有了以下解法。 $ wget ftp://ftp.cadsoft.de/eagle/program/6.2/eagle-lin-6.2.0.run $ sed -e ‘1,/^__DATA__$/d’ eagle-lin-6.2.0.run > eagle-lin-6.2.0.tar.bz2 $ tar xvjf
自從買了人生第一台蘋果產品iPod Classic 4,LED還是黑白單色,這一代iPod被大家讚許的內建的DAC比後來的出的版本,對音樂的解析有比較好的表現,自己也是這麼認同,手上分別的4代和iPod Video可以做PK比較,不過以上評論只是個人觀感不是每個人都是絕對認為。 iTunes Server一開始只有Windows上使用,當然是用從官網下載的iTunes來import CD成為MP3,幾乎把過去收集的各類CD都轉成了iTurn上DB的數位音樂了,一來方便載入iPod隨身欣賞,二來可以用電腦加上USB DAC與耳擴在辦公室聆聽,都很方便管理。 不過我的iTunes player是一台公司閒置的mini UMPC只有7吋Monitor加上Intel Core Solo CPU U1500 1.33GHz, 1G RAM和30G HD,其實沒法把所有音樂檔都下載到這台小電腦,但用另一台PC跑WIN當iTunes Server又覺得很浪費電力。如果可以讓Linux檔案伺服器多加上iTurn Server功能那該有多好,怎麼會這麼想也是公司曾試著開發在NAS上加入iTune
在某家家都樂得辛福的大賣場出清,買了號稱支援Linux的平價USB數位電視棒AD-525,不過原廠光碟片裡附的driver只支援kernel 2.6.20 – 2.6.33, 如果是Ubuntu平台的話應該是到10.04。 要在Ubuntu 12.04上kernel 3.2.0下跑看來是要自力救濟,玩Linux自己來是在平常不過的事,先上網查這支USB DVB使用的晶片為IT9135,根據網站資料如下,應該有辦法在kernel 3.2上使用。 http://www.linuxtv.org/wiki/index.php/ITE_IT9135 首先直接接上Ubuntu 12.04什麼動作都沒發生,試著load dvb_usb_it913x 和 it913x_fe看來也不會動,先在這裡卡了一陣子,隔天發現某站在寫了可以動的方法: http://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
開始玩數位電路,從AT89S5X燒錄器開始做,可以成功燒進HEX程式碼,找空來做溫度感測器和CDROM控製器。 Debug花了快二星期,下次訊號腳位要先弄清楚,還有PCB有沒有要跳線的地方也要對照一下原理圖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