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 江苙萁 2022 談琴獨奏會

浮生若夢 江苙萁 2022 談琴獨奏會

其實早己經快忘記購票進音樂廳聆聽古典樂是什麼樣的感受了
會開始聽音樂會是因為在就讀專科時
參加了國樂社團又稱民族音樂
一開始也是只有聽國樂
因社團指導老師劉智濬同時也是我的國文老師
的引領下透過老師在校內圖書館設置的翻考錄音帶櫃
精選了許多我從沒接觸過的中西方音樂作品
記得第一次追自己喜歡的長笛演奏家 賴英里
在台中中興堂買了最便宜200元的票
卻買了一束250的花束
在演奏結束時能上台去獻花和握手
真是單純時代的美好呀!

約一年前,也不知什麼情況下
無意中在Youtuber的演算法
欣賞到鋼琴演奏家江苙萁的音樂會錄音
竟勾起我當年坐在台下聆聽音樂會那種沈浸感
就開始Follow起這位國內演奏家
演出人員介紹

因疫情影響原訂的演出日期延到了5/26
也趕上了這一波梅雨
讓我在下了班弄完孩子的晚餐
不得己的情況下很不正式的穿著涼鞋
套著雨衣去到台中歌劇院
當然我是可以選擇開車
但只有我一人還要花100元停車費就算了
來到位於地下室的小劇場廳
這場地看起來就是為劇場而設計的
但令人驚奇的是音響效果其佳

音會樂的形式是鋼琴家江苙萁用述說
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心境與對當下感受
如何用德布西的音樂來表達出來

開場 德布西 夢 (Debussy — Reverie L.68)

可能是真的太久沒進音樂廳
心情一直有點興奮
當鋼琴鍵敲下的那一刻我完入忘了白天繁忙的工作
隨著鋼鍵在對話中
那對話不只是音樂家與我
更勝是自己與過去的我
在四維空間裡
音符與曲調
還有空氣振動、反射

二 德布西 飄散於暮色中之音與芳香 (Debussy — Prelude No.4: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自己的古典音樂收藏中屬於20世紀印像派真的少之又少
跟德布西作曲家相關的作品印像中只有牧神午後前奏曲
有大半原因是年少的我對這類抽像主義也很沒靈感
常常聽了半天沒什麼感受
但隨年紀增長來到不惑之年
反而對這音樂類型有極大的喜愛
有些美好的作品之所以沒被發現
是因為缺少發現其美好的眼光

三 德布西 阿拉貝斯克第一號 (Dedussy — Arabesque No.1)

印像派音樂的聆聽技巧
有些是身處在大自然中
聞花香、看日出日落、聽蟲鳴鳥叫
帶有哲學味道
別急著要聽出什麼來
隨音樂起伏進入潛意識
慢慢的就能聽出些微的感受

四 德布西 水之反光 (Debussy: Reflets dans l'eau)

人與動物有一個地方極為不同
人不管看待什麼事物都需要附合自己邏輯的認知
對人生、對宗教、對音樂也是如此
有人主張及時行樂
有人主張自律循規蹈矩
沒什麼主張是完美的
如果有神的視角
那一切就如浮雲
人世間發生的種種也不過是宇宙中隨機任意的事件
不過身為一個人還是能有些反思的能力
所以才會有美好的作品
才會有好聽的故事

五 德布西 沉沒的教堂 (Debussy: La cathedrale engloutie)

相信很多人看著節目單上的曲目下的標題
在實際聆德過後會想不出來
音樂的旅律是怎麼樣附合曲目的標題
起被我入門古典音樂世界的時候也是滿頭問號
後來聽老師解釋古典音樂起初是完全沒有標題
至巴洛克時期如作曲家維瓦第
開始有像著名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為了讓大眾有個基本的了解
真正要去體會古典樂真的要有對樂句的解構能力
像合聲、對位、調性
再來就是像民謠、詩歌、祭祀這類生活化的曲式
我以前學習國樂時使用的樂器叫笙
是古代祭祀或宴會場合的合聲樂器
不才的我還曾出席二次台中巿祭孔大典中的樂生
現在的古典音樂就是當年的流行音樂
一點也不假
能流傳至今都是精華

六 德布西 金色魚 (Debussy — poissons d'or)

每場演出前
江苙萁老師都會很仔細的述著
自己是如何看待每一天
如果一個人可以怎麼認真的去看待一天二十四小時
那每天都沒有白活了
自己也許也是那樣子的人
明明光工作光照顧孩子就那著累了
為什麼還要寫Blog分享生活點滴
就是想在思緒還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時
記錄下這一刻
那天再回過頭來看
也許會有種想法
為什麼那時我是這樣的人呀!
跟現在的我為什麼又不一樣了
人並非是一成不變
太多時候會忘記自己是誰?

七 德布西 歌舞樂人 (Debussy — minstrels)

很巧的是江老師也很喜歡跟孩子相處
自己有二個可愛的女兒
自小我就儘可能在工作與休閒運動之餘
花時間好好陪著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
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用著極低像素的手機隨手拍下生活照
現在會覺得還好我很認真記錄了許許多多寶貴的回憶

八 德布西 舞曲(Debussy — danse)

人生的旅途中會經歷過很多風景和人
有些地方或人早己模糊沒了印像
有些還深深的刻在腦海之中像是昨天才經歷過
從出生到組織家庭到看孩子長大成人
看似漫長卻又如夢一樣
經歷過的都成了歷史
未來還是未知
珍惜當下的人、事、物
好好的活開心的過

九 德布西 阿納卡普里山丘 (Debussy — les collines d'anacapri)

人是沒法獨自活在這個世上的
最重要的家人是無可取代的
雖然人都會變
曾經的美好也可能只能成為回憶
但一句話說的好
只在乎曾經擁有
不在乎天長地久
生命太短不可能天長地久
夠一天二十四小時去感受那就夠了
感謝每一個走過我生命的人
謝謝你們讓我的人生更在精彩

十 德布西 快樂島 (Debussy — l'isle joyeuse)

聆聽音樂到這裡也慢慢接近尾聲
一天二十四小時也到了深夜獨處的時候
自己習慣在睡前的半小時
坐在床頭去反思今天過得如何
或聽著Postcast去了解別人分享的知識與經驗
不管今天過的好或不好
這天都要結束了
該收入感受庫的收好
讓丟到回收桶的就不用太糾結了
關關難過關關要過
祝自己能活在充滿活力的日子裡

十一 德布西 夜曲 (Debussy -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L 82)

進入夢境的愛麗絲
一切都是那著格格不入
一切又是無比新鮮
就像煙花升空前只是一個小光點
至最高處時才爆發出無比的燦爛
卻又在一瞬消失無縱
真實與虛幻
痛苦與快樂
都會隨人生這場煙火表演一樣
會迎來落幕的一天
但在那之前就讓我們持續的綻放火花

十二 德布西 煙火 (Debussy — L.123 Feux d'Artifice)

最後的最後在經歷一整天的種種
我們都需要在自己的夢境裡把這些經歷都存檔封存起來
讓德布西的月光協助我們放縱自己的靈魂
回到最初最原始的人性上

Read more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這是場半小時就被秒報名額滿的經典賽事, 能順利出賽實屬隊友的功勞, 這次的準備工作想試試新買的外胎, 因為是無內胎用的外胎, 特別緊超級難安裝的, 問了其他朋友才知道, 要沾上肥皂水才容易滑入車框。 一早四點起床準備, 五點集合備好咖啡在車上飲用, 約了六點在彰化田尾鄉南鎮國小, 整好裝四人一起出發前往會場。 被排在最後一批出發, 這次的路線會繞行的員林148上139縣道, 其實在早上五點多天就開始有點飄雨, 大伙就開始擔心不會要雨戰吧! 果不其然才出發準備上148爬坡雨勢越來越大, 戴著防風眼鏡的我在身體的熱氣加上雨水冷凝效果下, 鏡面上滿是霧氣肉眼可視距離才剩不到五公尺, 只能緊依前前方的車友幫忙開路, 之後洪大跟上來我立馬請求他幫忙開路, 上了139停下車把防風眼鏡收起來, 反正下雨天又陰天完全用不到太陽眼鏡了。 雨是邊下邊打雷, 大伙都在這條139上一台一台單車好像避電針, 一時有點害怕不然想平時沒做什麼壞事, 真打到自己就是天意了。 下了139雨勢開始變小, 大伙的速度開始有所提昇, 開高鐵列車的時機己成熟, 物色好列車就跟好跟滿。 最後找了一隊似乎整團有固定在練

By Phillips Hsieh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第二次參加美利達環南投賽事, 還記得去年第一次參加這美利達環南投, 還特地提前一天跟車友在魚池住了一晚。 這回用上了剛在7月份剛安裝的車頂架, 安裝了二種不同的攜車架, 都樂這邊可以不用拆車輪直上車頂, YAKIMA這邊選了經濟的款式, 折掉前輪利用前叉固定在攜車架上。 約了唯一一位一起參加的朋友, 二人一早四點約見面, 幫朋友帶上了拿鐵咖啡, 開上日月潭在水社碼頭停好車,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 路過美麗的日月潭簡直不要太美了拍一張。 抵達會場己是人山人海了, 跟著大伙排隊順便也看網紅也欣賞名車。 出發就先沿著日月潭順時針騎, 騎到玄裝寺很急停下來上一下廁所, 比賽時都會尿都特別的滿, 一方面是比較緊張,一方面是特別興奮。 這時己經跟車友失散了, 只能獨推沿路看有沒有車友可以一起組隊的, 很可惜在山區大家的實力不一只求平安順騎了, 原則就是有補給就停有食物就吃。 下到水里人群再次聚集起來, 光等紅綠燈就是一條車龍。 騎行了一大圈水里再回到131縣道, 這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叫菲哥, 終於跟車友重新集合接下來就一路邊聊邊騎。 最後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回到終點台上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