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Hardware

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S.M.A.R.T.,全稱為「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監測、分析及報告技術」。是一種自動的硬碟狀態檢測與預警系統和規範。透過在硬碟硬體內的檢測指令對硬碟的硬體如磁頭、碟片、馬達、電路的執行情況進行監控、記錄並與廠商所設定的預設安全值進行比較,若監控情況將或已超出預設安全值的安全範圍,就可以透過主機的監控硬體或軟體自動向使用者作出警告並進行基本的自動修復,以提前保障硬碟資料的安全。除一些出廠時間極早的硬碟外,現在大部分硬碟的均配備該項技術。 歷史 最早期的硬碟監控技術起源於1992年IBM在為AS/400電腦的IBM9337硬碟陣列中的IBM 0662 SCSI2代硬碟機之中,後來該技術被命名為Predictive Failure Analysis(故障預警分析技術),它是透過在韌體中測量幾個重要的硬碟安全參數和評估他們的情況。從物理硬碟傳送到監控軟體的結果中被限定兩種結果:「硬碟安全」和「硬碟不久後會發生故障」。 不久,由系統製造商Compaq和硬碟製造商Seagate、Quantum和Co

By ipstor

Benchmark

儲存裝置(storage) fio performance verify的測試範例

Copy from http://blog.sina.com.tw/william_liao/article.php?entryid=658195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在提醒,當使用fio在做performance verify的時候,一些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其他要注意的設定事項。 fio (flexible I/O tester) FIO主要是用來驗證storage的IOPS以及MBps, 它算是在Linux環境底下常用的tool之一, 它也可以用來做壓力測試的驗證 (I/O Stress verify), 目前它有Support 13種不同的I/O engine, 其中包括sync, mmap, libaio, posixaio, SG v3, splice, null, network, syslet, guasi以及solarisaio, 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用google search到學習網站去了解一下,在這裡我會以ubuntu 14.04以及Windows

By ipstor

configuration

Linux下使用iptables架設簡單NAT Server(for CentOS 5.5)

上圖為我們的環境架構。   我們主要的設定皆在NAT Server(CentOS 5.5)上,對外IP使用10.237.0.1 (eth0),對內IP使用192.168.191.254(eth2) 情境: 今天我們架設一台Web Server(IP: 192.168.191.10)在內部網路,而我們希望這台Web Server可以被外部網路(10.237.0.0/24)的PC看到網頁(http://10.237.0.1:8080/),並且此Web Server也可以與外部網路有所聯繫。 考慮:  1. Web Server連到外部網路(10.237.0.1)

By ipstor

configuration

Higuma's Web iptable NAS DNAT sample

iptables の機能 (1)パケットフィルタリング (2)NAT機能(NAPTやDNATも可) ウチのD(default)GWにおける設定 ・GWのマシンを本来使うため、完全にルータ化することはない。(そのため、OUTPUTはACCEPTである。) ・内部のマシンもNAPTによって、通信させるようにするが、敢えて制限はかけない。フィルタリングは内部マシンにさせる   # # 2003/4/14 # #!/bin/bash #Initialized iptables -F iptables -F -t nat #Default Policy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iptables -P OUTPUT DROP <- (this machine is router

By ip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