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洞洞板焊24鉛酸電池充電電路-殘念

手上有一組有二個12v 7AH串聯組成的24V電池,輸出經過一堆電解電容當buffer後輸出給MHHA 管6992晶IRF610的耳擴供電。充電上沒有一個專屬的電路可用,某日從網路上找到這個電路,看似乎很簡單,但我用洞洞板經過一週多的努力最後還是失敗。 問題出在LM317的電壓一直沒法穩定在28v上,只會跳來跳去,我猜問題出在焊洞洞板的壞習慣上,習慣直接拉元件的腳互焊,這樣一來會很像搭棚,缺點可能會有虛焊或解焊困難。 解法上改成洗PCB。

By Phillips Hsieh

近況

今年年初開始玩電子DIY,一進夏天天氣一熱就沒法在頂樓做焊接工作,汗流如下一下子就精疲力盡了。 所以在小朋友都乖乖睡覺後的自由時間,我多半拿來夜騎單車,離開家到附近的熱門登山路經爬個二趟流流汗,消除工作一天下來的疲勞。 運動真的是消除疲勞的好方法,工作了一天加上長途開車下來其實真的還挺累的,但只要流流汗再吹吹山上的自然風,下山的路上專注聽聽蟲嗚烏叫聲,什麼煩人事就丟到九宵雲外去了。 只要體力和時間許可,出門騎車真的是很享受的事呀~

By Phillips Hsieh

研究電子電路的心路歷程

騎公路車運動健身,大多在下班之後簡單吃個飯團就出門,從台中巿南屯區一路騎上彰化銀行山下彰化巿再回山頂再下員林,差不多要騎二個小時。夜騎最怕的就是遇到LED手電筒沒電,只能依賴密度不一的路燈小心騎。 沒多久家中二千金報到我搬到的太太娘家-埔里,就近一起照顧二個千金大小姐,於是夜騎的地點就變成了離家最近的地理中必碑所處的虎子山(當地人叫虎頭山),全長約7公里的上坡有二個大徒坡,一趟上下約需半小時一次騎二趟為標準練習量。不過這裡的山路更暗,於是我開始研究長效電力的系統及高亮度的LED模組,以QREE 的Q5加上三段CCS模組組成不比機車大燈差的前燈。 沒多少又在網路上看到有人DIY後車燈,所以依樣製作在幾經失敗還是弄了一個全DIY的雙色閃爍魚眼LED後燈,裝在注重安全性的載寶貝專用登山車。 又沒多久開始研究 OP AMP基礎的耳機放大器,DIY出CMOY加鑽石型緩沖輸出的耳擴,現在在辦公室搭上IPOD為我提供高音質的聆聽享受。 回想起學生時期打工買的KT88真空管綜合擴大器,那管機發出的聲音一直是我的最愛,而開始動手研究晶管全機的耳擴,先看了YAHA, SOHA 和HMMA,

By Phillips Hsieh

鐵馬高峰會完成後心得

因為這次是第二次挑戰武嶺公路賽,上次是參加NS主辦的,這次是由南投縣政府主辦,在地的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果然很熟悉這條經典路線。跟去年在比NS比較起來,不用太擔心補給的問題,準備好的能量包一直到最後昆陽到武嶺冷到餓才有吃能量包(三鐵專用),還好大會補給的站點多集中在後半段,剛好是補給最需要的時候,只是量似乎準備的不太夠,有朋友只有喝的礦泉水連麵包一個都沒吃到,在又餓又累又冷的極限情況完賽,精神比我們前面的更可嘉。 光從車隊出發這點來看,國道六號埔里交流道幾乎是我每天下班都會經過的交流道,早晚車流都不多,長長的河道剛好可以可分組似序出發,加上井然有序的交通管制(紅綠燈管制),不同梯次車隊依序出發,不會像NS的出發方式造成一窩蜂的人卡在計點閘門,總之這場比賽我可以很專心在騎乘上,不用擔心太多以外的部份。 原本目標是設定在4h30m完成,但因連日下雨山上低溫似乎讓我在體力的流失上吃到苦頭,全身夏季車衣加上袖套其實是扺擋不住10度以下的低溫,縮短休息時間與次數騎了4小時50分扺達武嶺終點線,裁判大聲叫我的選手號碼在電腦碼表下留下計時,小舅子的女友己經等候多時,跟小舅子比起來慢了一小時30

By Phillips Hsieh

自我運動管理

對於很多上班族而這, 要擠出足夠的時間來做運動有時會遇到一些問題, 比如睡眠不足, 即使有時間也沒力氣做長程的運動,  休息時間要帶小孩, 小孩是一年365天都需要照料的, 休假有朋友來訪等諸多問題。這也是我現在遇到的清況,所以平時就經常要去擠時間出來,滿足我運動上的練習量,平時以不退步太多為原則,遇到比賽的話要另外安排多一點的時間來求進步。 為滿足不同的練習時間與練習強度,以時間來分有一小內完成,一到二小時內完成,二小時以上到三小時, 來訂出三種路線,因為平時休假我最長的練習時間也只有二小時半。一 小內完成的, 平時含上班日, 一個小時內的有二種路線可騎,平地衝刺跟攻頂的山坡道,在我現在居住的地區:南投縣埔里鎮,平地衝刺可以在國道六號埔里第二出口牛眠里的河堤邊,一小時可以來回練 六趟緩坡衝刺。攻頂的山坡道就選擇在台14線上的地理中心碑的虎頭山,即使是半夜也不會有什麼車上來,除了看夜景的年輕人。 一到二小時的練習路線主要也有二條,一條是埔里走台14線到國姓鄉上台21線走舊路回埔里,中途會經過大坪頂,可以練到平地衝刺(台14線)也可以練到山路 爬坡(國姓)。另一條是埔里

By Phillips Hsieh

更新一下

最近一直忙於照顧剛滿六個月大的二小姐,因為平時都得弄到12點才會熟睡,六個月下來沒幾天有睡飽的。現在可以在10點左右睡著,我才能又有自己的時間上來更新一下自己的blog。 這六個月下來也做了不少事,參加生平第一場自行車賽:武嶺;DIY組了一台登山車目的是可以讓大小姐坐在車前面看風景;升級本人的學生時代的戰車捷安特R800通勤車,未來計畫用這台車環台,完成時生時低代的夢想。看來不管生活怎麼忙,騎單車運動一直是我還滿認真的一件事。雖然一直很想再入手一台新的鋼管車,但當爸爸的不能像以前一直想買就去買,花錢這件事自己總是最後考慮。 貼一張自己升級的公路車,輪組和大盤都是從網路拍買綱買二手的,但都是使用少很新的好物。

By Phillips Hsieh

單車好像很多東西可以玩

玩單車至今不過一年, 但己經體驗了上武嶺, 走塔塔加, 或過年時的一日百K, 到老二出生不能跑太遠改成每日地理中心碑上虎頭山二趟. 上週日也完成第一台老鋼管登山車復活記, 從車架到零件的收集一手完成, 喜悅不在言下. 在參考許多網路車友的改車誌後, 決定改成Crossway型的公路化登山車, 完成度應該有80%吧. 整台車除了輪組, V夾, 手把, 中變轉換座, 手把帶, 變速線材之外其他的都從OCR2換下來的零件(大盤+BB, 中變, 後變), 和跟網友買來的二手品(前叉)再加上自己DIY的變速線下拉用止線點, 熱膠槍粘的五通公路車變速線導盤. 緦共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完工, 現在每天買宵夜, 早上的晨騎都是騎他, 可惜烤漆實在太貴(超過四仟), 不然也是美車一部.

By Phillips Hsieh

單車模式

大約在夏未秋初的時候, 我在同事的刺激之下, 買了一台入門的捷安特公路車OCR2, 開啟了我接下來半年年的單車計畫。起初是因為公司規定, 持續新三年的慢跑班於是乎解散, 還好接下來我開始了單車夜騎( 單車是無法爆走的, 不能算飈車 ), 這類戶外運動到了冬天人數就會激減很多, 某次台中熱門路線望高寮一夜騎下來還不到五部單車, 平時最少都還可以看到十多部(隊)的。 冷當然是最主要原因, 一冷肌肉就變得遲鈍, 心理也會變得懶散, 躲在溫暖的被子裡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我一開始單車的運動, 就會進入一種模式, 不騎完就會有睡不著現像, 吃不下飯, 到了走火入魔境界, 哈哈哈

By Phillips Hsieh

我也來分享單車心得-初篇環日月潭

久久沒上來更新了, 一是生活雜事太過繁鎖, 一直整理不出什麼可以放在網路上與人分享。到最近因故在公司同仁解散慢跑班之後,就急於找一個替代的運動,終於讓我找到可以長時間,不限場地的強度運動"單車"。 這項可以說是幾乎"全民"運動的風氣,在我還是學生的時代並不明顯。當時我受日本漫畫的影響(鐵馬頑童)在考上台中的中台醫專開始,就盤算著騎單車上下學的計畫,當時一台捷安特R1200要價5800元,有前輪快拆,全車約11公斤左右,對學生來說算是很好的車款,不過很無緣的不到一個月就被偷了,之後換過不少車(每次寒、暑假回老家車都被偷)也都在三仟元內, 一直到後來的捷安特的R800用到今日還依然健在。 當然R800就夠一般公路運動,不過人總是會想用新技術製造的車子,在上個月入手了捷安持2008年的OCR2,其實這系列的車到2009年就不出了,被另一系統取代,聽說很像西班牙某大廠的風格。反正預算是內又不錯的車款,也滿實用一台好車。 進入這次主題,環日月潭,因為照片拍的不多,簡單描述一下,我的路線是早上9點從埔里鎮出發走21線經魚池到日月潭,環湖完是約1點多,用過午餐後走當地人熟悉的私房路線從魚池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