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blog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blog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3.8.1-8.3單車花東縰谷騎行

Bike

2023.8.1-8.3單車花東縰谷騎行

約騎同學騎環東部動機   2019的暑假我完成第二次的單車背包環島,那時第一次在半路遇到同行的伙伴共騎,讓我有不同第一次環島時只有一個人的內心對話,如果有伴一路上就會互相關心互動,討論行程等等,就不會只有自己在自我對話。   2023的暑假我試著約國中同學同行,這位同學說來也很特別在就讀老家國中從外地轉來的,很快跟班上同學混得很熟,但我這個人在國中時期有點過於內向,不太主動去認識新朋友,所以我們倆個在國中時基本沒有什麼聊天互動的機會。   後來在臉書上看到他開始爬山與騎單車,反正大家都在台中工作就試著約一起爬大坑2號步道,就這樣開始彼此的友誼之路。   之後我遇到人生的關卡離了婚,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他找我去參與他所屬車隊的約騎活動,慢慢又重新有了不同的視野認識不同生活圈的朋友,一年下來我成功走出離婚的低潮,都說上帝關你一扇窗,會在另一個地方開一扇窗,所以有事沒事就會約同學一起爬山、騎單車。 旅遊計畫   我很常約身邊的朋友騎車,進入夏天後能騎車的時間大幅縮小,只能摸黑貪早,在太陽高掛前提前收工。疫情期間我延後的每年環島的做法。   等到今年疫情解封我又興起單車環島的想法。

By Phillips Hsieh
自己維持好習慣的方法

blog

自己維持好習慣的方法

今天看到一篇多巴胺獎勵回饋的影片,才覺得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一直缺少的,其實是建立有效的獎勵,太多獎勵與太少都會讓人難以堅持有效的運動強度與習慣,所以我用的方法有下面幾種情形: 1. 自己煮飯還要整理很累,但可以吃的夠多樣化味道也更豐富很舒服 2. 早起出門爬山和騎車出發前會厭世,但有風景拍有隨路的美食可以吃很好 3. 在家重訓或騎訓練台超厭世,但可以聽喜歡的Postcast,練完可以在Strave看到記錄,加上定期的追縱拍照身材變好會開心 4. 寫Blog剪影片沒什麼人看,但過一陣子或一年後再回頭看會感激自己有留下記錄, 忘了辛苦留下回憶 5. 每天累積筆記寫下來因為怕忘記,也真的會忘記但回想來去撈省下大量時間,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廢一下就覺得不錯 6. 每天強迫自己去消化最新科技新知,常常看到睡著但那天需要會有基本方向,再進階就覺得技術進步很優 以上心得文分享給想廢也想進步的你,找出自己的多巴胺獎勵系統,不要相信意志力這種都巿傳說 後來我又去深思了一下在維持這件事所做的努力程度,看到一個名詞「MVP」剛好能形容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一個很棒的概念。他的重點不是在便宜

By Phillips Hsieh
2023/5/6 谷關阿白縱走

Hiking

2023/5/6 谷關阿白縱走

Reference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060 三角點基本資訊 1.阿冷山北北峰/1140m/補山森林三角點/編號:5 2.阿冷山/1540m/二等三角點/編號:1546 3.次郎山/1504m/省政府圖根補點 4.白毛山/1522m/三等三角點/編號:6408 5.白毛山/1522m/森林三角點 6.大甲水資會基石/1195/三等三角點 精華片段分享 當朋友約說要走阿冷山時, 我才第一次聽到這座山友中稱之為八雄的山, 查到資料發現意外的硬,

By Phillips Hsieh
一種生活感

blog

一種生活感

隨著年紀漸長,很自然而然的變的沒那著在意外界的眼光,進而追求的是由心而外發展出來的感受,我願稱之為「生活感」,對照之前常被用來形容生活的「儀式感」,有那著一點是相似的,也就是透過某種規則來完成生活中的事。 對於自尊心這件事,似乎變的不那著重要,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煩腦,大多的時候都是自己在煩自己,外面的世界也許沒那著在乎你是誰。 對於慾望這回事,對於品牌的需求,我越來顯不去在乎了,人過的充實了那些外在的包裝就越顯的多餘。 年紀越長越減少了很多的社交活動,會維持的都是可以長長久久的習慣與愛好,會進入到生活中的沒有長期的効益基本上就是體驗一下即可。 有害身體的食物不吃,有毒的人際關係不必經營,容易引發惡意的人不去碰,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事物。 在還沒經歷過事情的人就給出承諾的人,不要輕易相信要選擇保持距離,沒有同渡難關的人不要把背後交給對方。 年紀會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能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By Phillips Hsieh

blog

專案管理準則

動機 參考工作習慣的SOP來規範生活中的專案管理方法 時間管理 一天內可以完成的工作稱為事件,記入日工作項細節即可,超過一天以上的工作要制定成專案計畫,用一目錄保存對應的記錄文件、參考資料、產生的內容版本管理,直到專案完成歸檔上傳至雲端與備份NAS空間。 檔案管理 * 使用Trilium來作每日工作追蹤 * 筆記整理用Inkdrop作markdown文件 * 專案產出檔案用Nextcloud同步備份 * 專案檔案版本管理用github or gitea(TrueNAS jail) * Email的寄出與收信可以存放於mailbox virtual folder

By Phillips Hsieh

blog

生活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

做出一些心態上的改變後,慢慢的自己的感受裡面漸漸多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人活於世要到不怕外界異樣的眼光,真的是要經歷過許多不公之後才會有的開悟,絕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是處於真正一個人的狀態的。 能夠不用處處示弱或退縮的心裡狀態,也就是不去特別討好某人其事,能聆聽內心的聲音而思考適合的方案。 遠離後悔,接受選擇,做出的選擇如果沒有通向期待的未來,就容易引發遺憾 人的一生總是圍繞著大大小小的遺憾打轉,而遺憾多數源自選擇,世界上最大的遺憾在於人們總會陷入難以避免的後悔心理。人生是一條由生到死的順行道路,有得人走的快有的人走的慢,但都有著相同的終點,生物最終極的恐懼往往還是死亡。 人生如棋,即使眼見棋局己殘,還是可以積極正面的處理,我們今後的每一項選擇,試著遠離後悔學會接受。 最近在教養孩子上我深深感受到國中時期的孩子不能再被當孩子看了,過去我把孩子當孩子看時勿略了他們正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當然如果把他們當作大人看,那就是尊重他們自己做出的選擇並要求他們接受其帶來的結果。 長大成人至今最大的感悟就是人活於世,不要給身邊的人太多麻煩事,能自在一點的去跟身邊的人事物交互就夠了,要求的

By Phillips Hsieh

Life

如何不被情緒接管人生

情緒跟心情的差別是什麼? 為什麼在職場很難表達真實感受? 為什麼在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時候 其他人總是躲的遠遠的 情緒解鎖原文書名叫 Permission To Feel 創立情緒素養課程教育社交學習系統 一個重要的問題:你感覺如何? [心得]《情緒解鎖》心得筆記圖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permission-to-feel/ 多年前,還在念碩士的我,一次從新竹回家與爸媽出門用餐。或為填補等菜空白,老爸隨 口問:「啊你之前去…Mo PTT 鄉公所 在聽完文森說書的讀書心得就想買來閱讀, 這時發現幾乎找不到購入管道, 其實我也還有好幾本書沒看完, 又把這篇文章放了好幾週沒能寫完, 直到我又看到新的舊影片, 這影片中提到的書我真的有很認真看了三分之二幾乎是所以章節了, 作者的故事與創業過程鉅細靡遺, 都說不是學不會而是忘掉的比學會的還多, 所以有機會就要重學「不再犯傻的原則」。 解決自己的問題之前先解決自己的情感面, 不然自己很容易只看到直接結果而勿略了間接接果帶來的影響, 像雙11按往年我都會自己買一樣平時絕對不會買

By Phillips Hsieh

Life

自我管理意識的提昇

開頭先引用一段文章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管理技能开发 當自我意識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時,對於自我意識涵蓋的領域如:人生價值觀、認知風格、變革取向、人際取向這四個對於促進成功管理的主要領域內,都會處理的很好,特別是在對待變化的態度上,那些認為內因起決定性作用的領導者比那些認為外因起決定性作用的領導從事更多的新活動,更多的冒險項目,在經濟界更有領導地位,有更長期的規劃,對環境更多的考慮,並且擁有發展水平更高的技術在美國文件大多數情景下,往往可能是更有效的管理者。 自從要獨當一面去面對來自家族與自組家庭的種種挑戰,我不得不提昇自我的管理能力,以前身旁還有另一半或長輩可以直接或間接間的協助處理家族發生的問題,但隨著父親離世,愛人變心導致離婚後,這些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我了。 遇強則強,有一陣子反脆弱一詞常在我深心裡響起,曾經我試圖用包容去面對世界的不公不義,但現在我發現不是只有外人才會無理傷害我的自尊或利益,更甚之的是身邊親蜜愛人或大哥、姊姊,會有衝突的最基本因素就是利益,有的是金錢有的是遺產有的是責備。 時常提醒自己心之所望,所謂為何?人生在

By Phillips Hsieh

Life

曾經的幸福也是過往雲煙

對於某些人就算是不期不待,你還是會受到傷害,別無選擇只能劃清界限。 2022年8月30號下午2點,長達18年的婚姻在西屯戶政事務所辦理了離婚手續,過程中沒有任何對話,太多的話在上次約來辦離婚手續,在附近的春水堂都談過了,不同於上次來,這次我的情緒幾無波瀾。 上回來我心中還是抱著想了解到底為什麼,多年的婚姻會如此不堪一擊,還打給岳母希望能幫我問問,這個女人到底想要什麼才會停止瘋狂的一切,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裡想要弄個明白,為此我還鼓足勇氣去打電話給很照顧他的男人,不問還好一問我更多問題了,所謂很照顧他的男人也沒打算跟她在一起。 那到底為什麼這個女的要不惜一切離家也要去那個男人家住,讓我一個人帶著二個還沒上國中的女兒。在事情發生到離婚的這四年,二人之間生活在平行世界,不同的是我越來越失望了,不止是對老婆還有的是對岳父、岳母的態度,在事情過了半年後就幾乎不曾在提起,根本就是不曾發生過這事的樣子,每次我回埔里總覺得只有我還在糾節這個事,是不是要閉嘴忘了才有辦法在回到過去的日子。 時間和距離是會淡化一切感覺的,到今年前妻越來越不常在家,有也是帶著小女兒回埔里去住,我跟大女兒留在台中。久了也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