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blog

職場體制下的反思與回應

自己在這第一波的疫情下 暫時性的休了一個月半的無薪假 因為工作了近二十年第一次被公司強制性的休假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週我有些慌就把每一天的行程排的滿滿的 早上去國民運動中心游泳2-3小時 回家前順道到圖書館借書 通常會包括麵包製作配方、中西料理食譜書、電腦通訊技術參考書等等 然後回家按時間學習程式、天然酵母麵包、中西料理的試作 弄到孩子下課時間到才再出門接他們回家吃飯 到第二週開始會安排挑戰谷關七雄 老七唐麻丹山、老二馬崙山、老六白毛山、東卯山…後面慢慢補爬完 到第四週開始覺得不能再這樣漫無目的消磨時間 突然有了必需要另尋出路了因為不知道這波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後是公司有新的計畫才把我召回進行新的專案 這一段時間累積下來的情緒其實很滿 而且改變了我很多原本的觀念 工作職場跟自己的生活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的平衡 這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件事情在職場工作那麼多年 一但公司企業不再需要你的時候可以簡單一通電話或一封信叫你回家休息 也不是否定這樣的美商企業制度 換個立場今天我離開公司到底是有沒有辦法?

By Phillips Hsieh

blog

未來工作流的規畫

起願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 覺得自己一直有很旺盛的好奇心, 自離鄉出社會開始, 廣泛的接觸到不同事物累積不同的知識點, 幾年下來感覺自己十分適合這樣的工作與生活模式。 心路歷程 學生時期 專科 先不論自己在每個成長階段所接觸到的, 如學生社團初接觸的音樂性活動社團國樂社, 會加入純粹是從小看親戚小孩有自己的樂器和樂譜 加上大量的音樂CD感覺很奇妙, 自己就從電影原聲帶的配樂開始進入純器樂欣賞領域, 在國樂社團活動這五年因緣際會與國文老師結緣, 而正式有了西方古典音樂的資源湧入生活, 學校圖書館的古典音樂大師傳記,組典樂曲解說, 古典音樂百大名盤介紹就成了自修最佳聆聽參考。 社會人士 簡單舉了些個人的經驗當例子,就只是想表達興趣無終點, 不管在什麼年紀都還是要保有自我感興趣的人、事、物。 人到中年原本形影不離的孩子也慢慢不那著依賴自己對其生活的安排與規畫, 假日會自己選擇有興趣的事去做, 自己也就不干涉太多, 最多就是關心一下時間的安排, 三餐的選擇,金錢的花費等基本小事。 同時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到了要交棒家族責任的階

By Phillips Hsieh
升級家用的NAS系統

backup

升級家用的NAS系統

長年從事電腦相關的工作 但我對升級電腦一直抱持的可以用夠用就好 很少會跟隨潮流在更替電腦零件 會讓我想升級電腦的主要原因 不外乎是規格的躍進像早期的IDE硬碟介面淘汰成SATA介面 為此讓我考慮更換主機版來支援新IO介面 還有CPU規格世代躍進如486 -> 586 我是AMD CPU家族的愛用者專科時代從 AMD 486 DX2-66 超頻到100MHz使用 到快畢業仍在用 AMD K5-586-133 超頻到166MHz使用 工作後第一次領薪水買了AMD K6 Socket 939 用了三四年直到主機板故障 至現在主力AMD Ryzen 5 1500X Quad-Core on AM4 socket 我好像沒有為自己買過Intel系統的桌機。 手上有的Intel CPU系統多來自於朋友升級後多的轉送予我的 還有從公司報廢舊電腦買回家的 而自己又不喜歡把還能工作的零件和電腦丟棄 總會想儘方法讓其剩餘價值發揮到最後 也因如此家裡自己的工作室堆滿的電腦相關的零件/機箱/電源等等。 會開始用NAS來備份自己的資料是從學習Linux作業系

By Phillip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