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的能力

適應的能力

火影忍者裡第一集就把主角的出生與成長呈現出,開局就吊車尾的孩子要面對的生活困境,尤其是在缺少父母的陪伴下,對生活與人際的考驗更是層層障礙。

如果人生開局就是爛牌,那出牌就只能求少輸便是贏,並非所有的戰場都會有優勢,看清局勢明白自己的立場,覆盤利幣做出判斷,放長線才有機會釣大魚。

最近看到另一名讀過 Quiet Power: The Secret Strengths of Introverts (安靜的力量)
分享的讀書心得再次確定,為什麼我從小有印像以來就覺得自己有時可以很外向但大多的時候更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在角落堆積木,最多時候會去想什麼會這樣會那樣,我跟家裡的姊姊與哥哥有那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更誇張的是我這過份安靜的行為,還讓我父母親以為是不是腦袋不太靈光,怎麼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我也曾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個內向的個性,專科時還特地去參加社團努力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

不論是學生時代的宿舍或班級或社團的生活,其實我都習慣在找個沒人的地方獨自發呆上大半天,最常待的就是圖畫館或去操場跑步,一個人的時候能完全擁有自己自在時光,後來發現音樂的世界更是能包容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完全投入玩了五年的音樂社團。

專四時接觸到資料庫開發,寫出來的第一個應用程式就是日記程式,一開始先用DBase 3Plus寫,後來又用Clipper改寫成編釋成執行檔跑起來更快,用來記錄自己每天發現到想到的做過的大小事情。

到當兵服役我放假最愛的活動是一個人去逛書店或去高雄巿立游泳池游泳,再到網咖去逛BBS跟固定的人回覆Email信件,回程買份報紙回船上看,很少跟其他阿兵哥出去玩或逛街,最喜歡的還是音樂和看電腦雜誌了解新科技發展。

很自然退伍也就只想找電腦程式相關的工作,等於從零開始學習軟體資訊這條職業道路,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習慣在假日安排半天左右的時候實驗一些新發現的技術或實作一些想法。

我並不愛與人競爭什麼或吵什麼論點,對於別人的不尊重或輕視最多也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己,朋友如此婚姻也是如此沒什麼放不下解不開的。

從十年前開始,我回到單車上喜愛那種說走就走,想停就停隨意的騎乘旅行,會為了挑戰自我體能極限去參加自行車賽事,對人際的來往也是重質不重量幾位知心好友足己。

書中有列舉出十項內向者守則用來告訴你,安靜的人其實並不是什麼缺點:

  • 文靜的個性具有看不見的神奇力量
  • 「想得很多的人」,稱為「思想家」
  • 傑出的想法大多在獨處時產生
  • 你的個性可以和橡皮筋一樣伸縮,外向者做得到的,你也可以。之後,你還是可以做回安靜的自己
  • 雖然偶爾要有彈性,但最後還是要做回原本的自己
  • 有兩三個知心之交,甚比有一百個點頭之交要好
  • 內向和外向就像「陰」和「陽」,彼此相愛,彼此需要
  • 如果看到認識的人但不想閒聊,就過馬路躲開吧
  • 不是只有活潑外向的人才能領導,甘地就是內向領導人的好例子
  • 用溫和的方式,你也可以撼動全世界-甘地

最後想分享的,內向者跟外向者並沒有明顯的界線之分,很多時候會像一日的太陽隨時間變化同樣的物品接受到的光譜長短有所不同,懂得自己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晚飯後的休息時間,我特別享受在客廳瀏灠youtube上各樣各式創作者的影音作品。很大不同於傳統媒體,節目多是針對大多數族群喜好挑選的,在youtube上我會依心情看無腦的動畫、一些旅拍記錄、新聞時事談論。 尤其在看了大量的Youtube的分享後,我真的感受到會限制我的是我的無知,特別是那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實際應用,在學習後大大幫助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層面。 休息在家時,我喜歡想一些沒做過的菜,動手去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解決方案,自己是真的很難閒著沒事做。 如創作文章,陪養新的習慣都能感覺到成長的喜悅,是不同於吃喝玩樂的快樂的。 創作不去限制固定的形式,文字是創作、影像聲音也是創作,記錄生活也是創作,我想留下的就是創造—》實現—》回憶,這樣子的循環過程,在留下的足跡面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成長、失敗、絕望、重新再來。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去做這些創作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不去做也不會留下什麼,所以呀不如反事都去試試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水花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投資自己永遠不會是失敗的決定,不是嗎?先問問自己再開始計畫下一步,未來沒人說得準。 像最近看youtube仍大一群人在為DOS開

By Phillips Hsieh

知識管理的三個步驟:一小時學會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上

摘錄瓦基「閱讀前哨站」文章作為自己學習知識管理的內容 Part1「篩選資訊」 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篩選出啟發性、實用性和相關性的精華,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再迷失方向。 1. 實用性 2. 啟發性 Part2「提高理解」 如何通過譬喻法和應用法,將抽象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1. 應用法 2. 譬喻法 Part3「運用知識」 如何連結既有知識,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案產生關聯,讓你在運用知識的路途上游刃有餘。 1. 跟日常工作專案、人際活動產生連結 # 為什麼要寫日記? * 寫日記是為了忘記,忘卻瑣碎事情,保持專注力 * 寫日記就像在翻譯這個世界,訓練自己的解讀能力 * 不只是透過日記來記錄生活,而是透過日記來發展生活 #如何寫日記? * 不要寫流水帳式的日記,而是寫覆盤式的日記 當我們試著記錄活動和感受之間的關聯,有助於辦認出真正快樂的事 日記的記錄方式要以過程為主,而非結果 * 感恩日記的科學建議,每日感恩的案例

By Phillips Hsieh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2024年 3月30日 14屆美利達環彰化百K

這是場半小時就被秒報名額滿的經典賽事, 能順利出賽實屬隊友的功勞, 這次的準備工作想試試新買的外胎, 因為是無內胎用的外胎, 特別緊超級難安裝的, 問了其他朋友才知道, 要沾上肥皂水才容易滑入車框。 一早四點起床準備, 五點集合備好咖啡在車上飲用, 約了六點在彰化田尾鄉南鎮國小, 整好裝四人一起出發前往會場。 被排在最後一批出發, 這次的路線會繞行的員林148上139縣道, 其實在早上五點多天就開始有點飄雨, 大伙就開始擔心不會要雨戰吧! 果不其然才出發準備上148爬坡雨勢越來越大, 戴著防風眼鏡的我在身體的熱氣加上雨水冷凝效果下, 鏡面上滿是霧氣肉眼可視距離才剩不到五公尺, 只能緊依前前方的車友幫忙開路, 之後洪大跟上來我立馬請求他幫忙開路, 上了139停下車把防風眼鏡收起來, 反正下雨天又陰天完全用不到太陽眼鏡了。 雨是邊下邊打雷, 大伙都在這條139上一台一台單車好像避電針, 一時有點害怕不然想平時沒做什麼壞事, 真打到自己就是天意了。 下了139雨勢開始變小, 大伙的速度開始有所提昇, 開高鐵列車的時機己成熟, 物色好列車就跟好跟滿。 最後找了一隊似乎整團有固定在練

By Phillips Hsieh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2023 12月9號 美利達單車嘉年華

第二次參加美利達環南投賽事, 還記得去年第一次參加這美利達環南投, 還特地提前一天跟車友在魚池住了一晚。 這回用上了剛在7月份剛安裝的車頂架, 安裝了二種不同的攜車架, 都樂這邊可以不用拆車輪直上車頂, YAKIMA這邊選了經濟的款式, 折掉前輪利用前叉固定在攜車架上。 約了唯一一位一起參加的朋友, 二人一早四點約見面, 幫朋友帶上了拿鐵咖啡, 開上日月潭在水社碼頭停好車,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 路過美麗的日月潭簡直不要太美了拍一張。 抵達會場己是人山人海了, 跟著大伙排隊順便也看網紅也欣賞名車。 出發就先沿著日月潭順時針騎, 騎到玄裝寺很急停下來上一下廁所, 比賽時都會尿都特別的滿, 一方面是比較緊張,一方面是特別興奮。 這時己經跟車友失散了, 只能獨推沿路看有沒有車友可以一起組隊的, 很可惜在山區大家的實力不一只求平安順騎了, 原則就是有補給就停有食物就吃。 下到水里人群再次聚集起來, 光等紅綠燈就是一條車龍。 騎行了一大圈水里再回到131縣道, 這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叫菲哥, 終於跟車友重新集合接下來就一路邊聊邊騎。 最後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回到終點台上

By Phillips Hsieh